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境内,东濒青弋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古镇,相传距今已有600多年。
据《汉书、地理志》载:“汉元封三年属丹阳郡古地各茶庵明万历年间遭兵毁”。远在西汉时,小镇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此处俗称“草头湖”,当地有一庵堂建造于此,人们习以称“茶庵”,属丹阳郡宛陵县,随朝,改宛陵为宣城,始属宣城县;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百姓开始徙此安居,已成小集镇,因其坐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
西河古镇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均为徽派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栋,街心青石路面,古色古香。这里的老宅子老物件虽然破旧,但不同于仿品复制品,它们曾经真实地存在于过去那个时代,充满历史的气息。
古镇不收门票,内部商业小店很少,分为上街和下街两处。上街多为旧时传下来的老宅,老客栈,老物件,还有新四军纪念馆;下街有城市记忆纪念馆、书画展。行走在古镇老街上,徽派风格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对世人述说着曾经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逃离快节奏生活,静静地享受美景。
芜湖古称鸠兹,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踞长江东岸,襟江带河。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壮阔。
坐落于城东一隅的国家4A级景区——鸠兹古镇,是一座基于徽商历史打造的徽文化沉浸式体验度假小镇。
鸠兹古镇以非遗工匠街为平台,打造20余个非遗互动体验项目,使其成为绝佳的亲子研学游基地。整个鸠兹古镇以徽派建筑为本体,以徽派文化和鸠兹文化为载体,涵盖了658幢徽派建筑,共4288间,其中有明清遗存古建筑,民国时期徽派建筑,另有直接移建的徽派古建筑4幢,分别是:中江书院、李经方故居、梨园堂。
鸠兹古镇斥巨资复建终将书院,集展馆、讲堂、传习、藏书茗茶、戏曲、文创等功能为一体,成就占地近1.5万平方米的传统文化展示体验综合中心,是全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徽派建筑。
戏台上古典曲目传唱至今,如老酒般散发着悠悠醇香,梨园堂时有戏曲表演,游客可至此浅饮茗茶、品味小食,听戏曲悠扬,岂不美哉。
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上书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也寓意着多子、多才、多田的美好寓意,背面介绍有李经方家族以及故居的概况。这座故居为两屋三进结构,主体结构是一座木质老宅,除还原了李经方故居的基本陈设,还开设李经方生平事迹、李经方与芜湖,李经方与海外等展现其传奇一生的展陈馆。
位于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距今已有1800 余年历史。自明清以来,峨桥因漳河舟楫之利,众贾云集,商埠繁荣,以“不是茶乡,胜似茶乡”而享誉海内外。
作为漳河上的古老商埠,峨桥有着长长的古街,木铺板的店铺,鱼鳞瓦密密地覆盖着的老房子,虽阴暗潮湿却古朴幽静;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古老传说,李白、王维、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杨万里在《宿峨桥化城寺》中写道:“一溪秋水一横桥,近路人家却作遥。柳绕溪桥荷绕屋,何须更着酒旗招。”这说明在宋代茗茶,峨桥已经有秋水横桥、柳溪荷屋的美景。
现如今,峨桥镇已商埠林立、市场繁荣、民生和谐,峨桥镇响水涧也被称为安徽小婺源,每到春季,这里万亩油菜花盛开,水乡连绵,风光绮丽,让人流连忘返;到了秋季,峨桥彩色水稻又扬起了光芒,绘出不同的图案,成为了一道独特而又精致的风景线。
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始于西汉,晋唐以来商贾聚集,集贸经济繁荣,成为皖南商埠重镇,距今一千多年历史。
“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这首诗中就隐匿着弋江镇悠久的历史。这座以江命名的古镇,就坐落在青弋江畔。走进古镇老街,就能感受到一种静谧和恬适。那些临河而建,傍桥而建,逶迤绵长的河堤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那布满青苔的老墙,镂空的方格雕花窗户,一砖一瓦都透露出江南水乡古远的韵味。
这里有历史老街,占地面积近50公顷,大部分的建筑,都为民国年间建筑,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两处即王氏老宅、原江西会馆,仍然屹立于时光的巨轮中;这里有青弋江书院,外墙灰白,青砖青瓦,飞檐翘角,如同清新的水彩画中突然来几笔素雅的勾勒……
坐落于南陵县何湾镇西部,丫山花海石林脚下,倚山傍水,景色宜人。据悉,丫木脚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相传,清朝末期,孙权后代从黄山迁居到此,并繁衍后代,发展成当地第一大姓。
走在丫木脚的街巷间,眼界所及,尽是手工泥砖打造的土楼,墙面依稀可见当时建房时留下的手掌印。脚下触及,皆是久历踩踏而光滑圆润的青石。村中青砖黛瓦,小桥人家,徽派风䪨。
丫木脚传统建筑遗留较多,民国及建国初期民居多达24座,现存的古住宅等仍然在使用中,这些传统建筑皆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格外古朴典雅。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在岁月的洗礼下,展现出斑驳的墙面,显示出历史沧桑。村内曲径通幽,古巷相连,拐弯抹角。村庄北侧有泉眼一口,与河相邻,井水与河水相连却互不干扰,水温也不同,不仅泉水常年恒温,更奇特的是人站泉边一鼓掌,泉水便直往上冒泡,像一串串珍珠,因而得名“珍珠泉”。
位于芜湖市无为市境西北,据《无为县志》记载:“唐武德三年开城县治,在州四十里。”唐武德三年开城建县,同时有了横跨河东河西的三孔巨石拱桥,桥名即为地名,亦是古镇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见证。
青石光滑,车痕凿凿。粉墙黛瓦,青砖绿苔。开城的整个格局,都是依岸建屋,临水而居;开门走桥,推窗见河。斑驳的青石板路,连起两厢民舍,参差千百人家。
开城分河东河西。东街于跃进年代扩建,随后又几经改造拆迁卧龙娱乐,旧容古貌荡然无存,俨然是一派现代新街景象。河西老街是无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街之一,沧桑古朴,风韵犹存。门墙刻满岁月,鳞瓦铺就沧桑。民居多为明清建筑。石础石磉、梁柱斗拱、替木叉手等构件,均精刻细镂,多为卷云、卷心卧龙娱乐、卷手花饰。容颜虽朽,却古朴庄严,是展现开城古貌的窗口。
位于芜湖市无为市西南,西河、永安河环绕西南,花渡河镶嵌东北,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是著名的集贸、商业中心,数千年来一直是无为市首镇,素有江淮“千年古镇”之称。
地方志载,汉高祖四年,襄安属淮南国,公元203年,置襄安县,明代哲学家吴廷翰诗云“具李襄安古,名从汉史传”,从置县时算起,襄安至今就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潮湖古庙、九曲金桥、白鹤道观、屋上耕田、绣塘春色、金鸡乔木、海会钟声、仙人摆渡”等“八景”,是襄安人发思古幽情之胜迹。
镇上有卞氏宗祠、南大街古民居、白鹤古寺、白鹤观遗址、墨泉古井等古建古迹。其中,南大街是襄安最具标志性的一条商业老街,街道两侧许多老宅古屋至今保存完好。漫步在襄安老街,仿佛时光倒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藏诉不尽的前尘往事。
地处无为市区西南边境的蜀山镇,与庐江白湖镇相邻,距今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古镇依水而建,始于唐末盛于明末衰于清初,至今除了几处零散的现代民居建筑外,更存一种古老气息。
古黄姑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黄姑街是由寨演变成闸,最先从下泊山的渔村蟹子洼迁址而来的。处于长江与巢湖中间地带的古黄姑,是重要的水系和驿道中转方位,也自然成了物资集散、人员歇脚的好地方。到民国年间老街还是百物翔集,市声若潮、市场繁荣,客流往来源源不断,茶楼酒肆、笙箫歌舞,一应俱全。
谈到黄姑古镇,不能不说她具有传奇色彩的镇名由来。传说历史上黄姑人为了纪念一名叫黄姑的非凡奇女子在此扎寨并使原本荒凉的土地成为集镇,而给小镇取名黄姑寨。步入黄姑老街,沿街斑驳墙体上的残字断句,依稀可见是旧时的百货商埠、当铺、茶楼等。卧龙娱乐卧龙娱乐卧龙娱乐卧龙娱乐